现在位置:首页

 
关于使馆
大使专栏
赴日签证
签证咨询/最新消息
签证手续及所需材料
  探亲/访友签证
  配偶短期滞在签证
  短期商用等签证
  短期多次往返签证
  日企推荐的短期签证
  团体与个人观光旅行
  访日医疗居留签证
  持在留资格证明书者
  第三国人申请
日中关系/日本外交
日中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
赴日留学/学术交流
介绍日本
媒体
链接


新浪微博二维码

腾讯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

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相关信息

 

2012年2月24日

 

 

灾后重建信息

 

 

受灾情况与相应措施

 

 

1、概要 地震的情况及日本政府的应对来自首相官邸主页:平成23年(2011年)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相关信息)(日语版)

(1)3月11日14时46分左右,在三陆海域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例如:在岩手县宫古市观测到最大浪高超过8.5米的海啸)席卷了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城镇乡村,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害。东京虽观测到了5强级的震度,但受灾程度较轻。目前以东北地区为中心,余震仍在不断发生。4月7日,以宫城县为震源,发生了里氏7.1级(暂定值)地震。4月11日,以福岛县浜通为震源,发生了里氏7.0级(暂定值)地震。

(2)以东北地区为中心,大范围地区停电停气断水。另外,公路、铁路、机场等遭受了严重破坏。道路方面,东北车道、常磐车道(核泄露警戒区除外)、国道等基本全线恢复。铁路方面,东北新干线4月29日全线恢复等,福岛县核泄露警戒区和岩手县三陆海岸等除外恢复通车。持续封闭的仙台机场,7月25日恢复国内定期航班。港湾设施方面,青森县至茨城县的太平洋沿岸21个港口,53%已恢复。临时住宅的建设也在进行,岩手县8月底关闭了避难所。举全国之力进行重建工作。

(3)世界各国纷纷表示慰问和援助之意,已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紧急救援队、医疗救援队及重建支援队、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UNOCH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专家组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已到达日本开始救援。另外,驻日美军也正在实施救援。

(4)此次地震及海啸导致位于福岛县东京电力的核电站发生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等紧急事态,目前正在采取相应措施。(详细情况请参照“6、核电站的安全确保”)

(5)外务省正在进行接受外国紧急支援等事项的调整工作、与外交使节及外国媒体的联络、确认外国人人身安全等工作。另外,驻外使馆也正在接受各国民间团体等的捐款。

(6)4月1日,政府通过内阁会议,将平成23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引发的灾害及核电站事故引发的灾害称为“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

(7)为了有助于外务省今后有关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的支援活动,4月4日,高桥前外务副大臣访问了岩手县、菊田前外务大臣政务官访问了宫城县、德永前外务大臣政务官访问了福岛县和枥木县。另外,4月23日,为鼓励受灾者,松本前大臣与正在访日的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一同访问了宫城县南三陆町(菊田前政务官于5月10日也访问了福岛县)。

 另外,5月11日,松本前大臣于饭仓公馆举办了“感谢会”,招待了驻东京外交使节、国际机关和NGO等相关援助团体等。

 5月21日,松本前大臣与参加第四届日中韩首脑峰会的中韩首脑一同访问了仙台和福岛的受灾地、避难所。

(8)6月25日,第12次灾后重建构思会议召开,会议通过《复兴提议—悲惨中的希望》建议书,由灾后重建构思会议主持人五百旗头亲手交给菅前总理。

(9)6月24日复兴基本法实施,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复兴对策本部成立。该复兴对策本部分别于7月21日发表了《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复兴基本方针主旨》(日语版)、7月29日发表了《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复兴基本方针》(日语版)

 

2、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等的慰问

(1)世界各国政府、地区及国际机构纷纷表示慰问并支持日本。

(2)野田总理和玄叶外务大臣通过与各国领导人的会谈和国际会议等,发表地震灾害相关信息,对来自各国的支援表示感谢。

 

3、来自海外的紧急救援

(1)已有16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3个国际机构表明援助之意。

(2)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斯里兰卡、泰国、中国、德国、土耳其、新西兰、法国、菲律宾、美国、南非、墨西哥、蒙古、约旦、俄罗斯、台湾)的紧急救援队、医疗支援队和重建支援队、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UNOCH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专家组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已到达日本开始救援(包含已撤出现场的国家和地区) 。与灾害援助相关的联合国机构等,视察了受灾地区。另外, 已接受来自各国、地区及国际机构的物资援助及捐款。

(3)3月11日夜,松本前外务大臣向美国驻日大使罗斯正式提出请求,请求在日美军支援救灾。美军展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盟友作战),投入人员20000名以上、舰船约20艘、飞机约160架(最大时)。已配送物资约280吨(运送货物3100吨)。

(4)澳大利亚空军C17运输机正在日本国内进行运送工作的协助。同时,从澳大利亚紧急运送用于冷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特种泵。

(5)海外医疗支援队正在实施救援活动(以色列医疗支援队、约旦医疗支援队、泰国医疗支援队、菲律宾医疗支援队)。

(6)驻外使领馆接受针对这次地震的募捐。另外,还收到各国及地区NGO、企业、个人等大量的捐款和支援。至少有来自16个国家的43个NGO团体来日。日本的NGO团体Japan Platform(JPF),与国际协力NGO中心(JANIC)合作,担负着海外NGO在日本国内活动的相关查询窗口的职责。加盟JPF的日本国际合作NGO在受灾地区展开支援活动。

 

4、核电站的安全确保

(1)地震、海啸发生后,位于宫城县、福岛县及茨城县的核发电站中有正处于运行中的11座反应堆,已采取直接插入控制棒的方式,使其自动断电。
(2)其他位于福岛县的东京电力福岛第一及第二核发电站,发布了核能紧急事态,采取了周边居民避难、紧急应对等措施。
(3)关于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的现状,请参照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关于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日语版)
(4)经济产业省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根据INES(国际核和放射性事件分级表)对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的事故进行评估,之前暂定为4级,现在将一部分暂时提升至5级。
○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2号机组以及3号机组:暂定5级
○福岛县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暂定3级
○福岛县第二核电站1号机组、2号机组及4号机组:暂定3级

(5)4月12日,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对于3月11日发生的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而引发的东京电力(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INES评价,根据3月18日以后得到的数据,暂定为7级。

 这一变化,是根据放射性物质总泄漏量的推测数据收集、计算的结果,是按照国际标准评定的结果,不是因为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状况恶化。另外,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质是事故发生以后数日间泄露的,现在,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正在逐渐减少。例如,东京的辐射量数值不会引发健康问题,正在稳定地下降,现在基本是正常值。今后将继续进行放射性物质相关监测。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原因和状态不同。第一,切尔诺贝利事故是核反应堆爆炸,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核反应堆自动停止,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火灾,放射性物质的泄露也是有限的。IAEA谈到这一点,也认为双方是不同的。第二,放射性物质的泄露总量,现在估算远少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第三,没有人员因遭受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死亡,而且没有周边居民因遭受辐射而健康受损。

 另外,国际民间航空机关(ICAO)、国际海事机关(IMO)及世界卫生组织(WHO) 等国际相关机构对于谨慎赴日作出了客观评价,认为没有必要采取过激反应。

(6)4月17日,在菅总理的指示下,东京电力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日程表,预计用约3个月达到辐射量切实减少的状态,此后用3到6个月达成管理放射性物质排放、大幅抑制辐射量的目标。

(7)5月17日,东京电力汇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路线图》的进展情况。
(8) 以上事态已向驻东京外交使节、外国媒体等进行了说明,同时将继续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报包含以上内容的情况。

(9)IAEA调查团于5月24日至6月2日访日,6月1日向日本政府提交并发表了初步报告的主旨。(英文、PDF)(日文、PDF)

(10)6月7日,核能灾害对策本部总结发表了《关于核能安全IAEA部长会议的日本政府报告书》。

(11)5月24日至6月2日访日的IAEA调查团的报告书,在6月20日举行的核能安全IAEA部长会议上提交。

(12)IAEA专家小组于10月7日至15日对日本进行访问。11月15日,IAEA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报告书。

 

○事故状况及政府的应对:首相官邸主页“平成23年(2011年)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事故相关信息”(日语版)

各地辐射监控数据(首相官邸主页)(日语版)
○放射线辐射的影响及破坏及对策:独立行政法人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紧急受辐射医疗研究中心(Q/A)”)(日语版)
○受地震影响的各核电站信息: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关于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日语版)
○避难及退避信息:首相官邸主页“应对平成23年(2011年)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日语版)
○各地都道府县对环境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结果: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相关信息(文部科学省)

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中排放低浓度污水(外务省、日语版)

 

5、对于外国限制我国出口商品的对策

(1)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有些国家和地区对于从日本进口的商品进行辐射相关检查等,采取加强限制措施。

(2)外务省通过驻外使领馆正在调查各国和地区所采取的措施,各相关部门随时共享相关结果,并向相关业界等提供信息。目前的调查结果,截至3月31日至少有50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内容包括:通关时的辐射检查、出口证明书的附加要求、禁止进口等,因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

(3)另外,外务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出席下,对驻东京的外交使节举行吹风会。此外,还通过驻外使领馆进行说明和沟通等。政治层面,在3月19日举行的日中韩外长会议以及日中、日韩外长会谈上,松本大臣也直接进行了说明。

 另外,在3月末的WTO会谈(3月29日WTO贸易交涉委员会、3月30日WTO卫生植物检疫措施(SPS)委员会)上,驻日内瓦代表部大使小田部说明了我国采取的措施,同时,呼吁各国冷静对待。

(4)今后,日本政府对于各国及地区的相关当局提供核电站现状和我国采取的措施等相关充分信息,继续通过各种机会进行沟通,以免该当局的过激反应和不当的禁止进口等措施。

 

 6、外务省就对外发布地震灾害相关信息所做出的努力
○外务省为了解决东日本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海外出现的、如地震灾害相关信息量不足及造成误解等情况,一直在积极地向海外发布地震灾害相关信息(危机管理宣传)
○发布信息期间,在重视“速度”、“透明度”、“接收方(海外)观点”等方面的同时,努力做到:迅速且准确提供信息、在客观考虑外国人关心及理解的基础上发布信息、内容易懂、使用多种语言发布等。

○采取了一切方式发布信息,如下:①直接发布(向对象国政府相关人士、有识之士等进行说明建议、发送信件等),②面向外国媒体发布信息(记者会见、新闻稿、投稿等方式),③使用IT途径发布(利用HP或社会媒体等)。

○制作国家形象片,向世界各国、地区及人民的支援等表示谢意。为了展示日本努力重建的形象,将在戛纳电影节(5月11日-22日)放映该形象片,同时,在外务省英文版网站上登载该片,进一步推动在海外电视台的放映。

 

7、重建的展开

 在东日本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之际,外务省为了加强与世界的合作、强化与国际社会的纽带、推进重建,积极开展活动。以下是实施活动的介绍。

美国JET纪念高中生招聘事业(2011年7月28日)(日语版、PDF)

“东北六魂祭”驻京外交使节招待会(2011年7月17日)(日语版、PDF)

○充分利用海外使领馆实施《地方魅力宣传计划》(2011年6月9日)

 

人员受害情况


最新状况(2012年2月8日 警察厅发布)
死者  15853名
受伤  6013名
失踪  3286名

 

 

来自各国各地区的慰问


截止4月26日10时已收到253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机构的慰问。

3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吊唁日本“3·11”地震遇难者。

3月14日,胡锦涛主席就日本遭受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致电日本天皇陛下表示慰问。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代表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问,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日,杨洁篪外长致电日本外相松本刚明表示慰问。

 

 

来自各国各地区的支援情况


·表明援助之意的国家和地区(截止7月21日)
16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3个国际机构表明援助之意。

3月14日-20日,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展开救援工作。

3月14日 中国政府表示将对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灾害提供相当于3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物资。14日下午,第一批救援物资已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其中包括大量的棉帐篷、毛巾被、提式应急灯。

3月28日晚,中国援助日本的第二批救援物资运抵日本成田机场,此批物资包括6万瓶矿泉水和325万付橡胶手套,分别提供给茨城县和日本红十字会。 

3月31日,中国政府提供的第三批对日紧急援助物资运抵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随后将被转运至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地震海啸重灾区。其中包括运动鞋、厚橡胶手套和临时卫生间等。

 

相关链接

  在日本东北、关东地区雨天的应对方法指导由此进入(日语版)

  中国驻日使领馆联系方式

  北海道   青森县   岩手县   宫城县   秋田县   山形县   福岛县   东京都   茨城县   枥木县
  琦玉县   群马县   千叶县   神奈川县   新泻县   静冈县   高知县            

 

 


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100600 中国北京市亮马桥东街1号

Copyright(c):2012 Embassy of Japan in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