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是中日文化千余年来友好交流的成果和结晶,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传统文化之一。为了让大家对日本茶道有个总体上的了解,本文拟先极为简略地概述一下日本茶道的发展史,接下来介绍一下日本茶道的主要内容,最后再介绍里千家茶道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1.日本茶道简史
一般认为,茶大约是自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遣唐使等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到了中国宋朝时,以荣西禅师等为首的留学僧,对饮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时,由于饮茶在禅僧间的普及,于是在禅宗寺院中便逐渐形成了一套茶礼,而且其渐渐地被普及到武士阶级的生活中。自室町时代中期后,在被誉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村田珠光、中继者武野绍鸥和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居士的努力下,形成了以禅林茶礼为核心内容的日本茶道。
千利休居士的茶,因为得到了当时的统治者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重视,其后的日本茶道便完全遵照由千利休集大成的茶道进行传承,并由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和发展至今。
现在,三千家的茶,恪守的正是由利休之子少庵、利休之孙宗旦、及宗旦的孩子们一脉相承下来的利休的茶。宗旦之后,其三个儿子分家独立,宗室创立里千家、宗左创立表千家、宗守创立武者小路千家,此即今天的三千家的由来。也就是说,里千家乃日本茶道之本家之一,拥有的茶道人口也最多。
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搞茶道的人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到了明治初年,由于里千家十一代家元玄玄斋宗匠创立“立礼式点茶法”,再加之后来学校教育中增加了修习茶道这一内容,而且许多企事业单位也将修习茶道作为职员修养的内容加以推广,于是茶道不仅开始被一般国民广泛接受,而且在里千家的努力下,茶道近一步向海外普及,如今已成为最能代表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到全世界的注目。
2.茶道的主要内容
日本茶道可谓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融道教、阴阳道、儒教、佛教、神道、基督教思想为一体,分别表现于建筑、庭园、书画、陶瓷器、竹器、漆器、插花、香道、烹饪、礼仪、点茶方法等等,几乎含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茶道近似于宗教但不能说它就是宗教,近似于艺能但也不能说它就是艺能。
里千家前家元千玄室大宗匠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大家这样来理解茶道,她通过主客间敬奉和饮用一碗茶,来教给人们处理好最佳人际关系的诀窍;她是使人们知晓彼此融洽相处,互相敬奉,不断拓展今日之幸福的人生指南”。
初次接触茶道的人,往往会对茶道的诸多礼仪规范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可能会想,不就是喝那么一碗茶吗,为什么非得用那么多过分的礼仪作法呢?但正如千玄室大宗匠所指出的那样,“虽说世界广大,但在人类的饮料中,被称之为文化,可以毫无忌讳地与自己左右的人互相劝让共饮,而且使人们能心生感谢之情的,眼下恐怕还只有抹茶能享此殊荣吧。简而言之,茶文化作为人生的良好指南,修习它,你会从中习得所有的为人之理,诸多的礼仪作法亦正是为达此目的而产生的”。
另外,还经常有人问千玄室大宗匠:“外国人能理解日本的茶道吗?”千玄室大宗匠认为,“在茶道之心面前,无法找出日本人与外国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实际上,就是日本人,不懂茶之心的人也多得很,相反,虽是外国人,热衷于此道的人,其修习茶道的态度那可真是非常地认真。……认为茶道仅是日本人才能理解而外国人则理解不了的文化,这种想法已经太落伍于时代了”。
因此,千玄室大宗匠一直坚持奉行“一碗茶中的和平”理念,率领同门弟子向世界各地介绍日本茶道。最初向日本国外介绍茶道的,当然应首推1906年出版的冈仓天心著的《茶之书》。但是,外国人开始修习茶道的记录则是 1905年。当时,姓Scotfield 的美国人三姐妹Helen、Grace、Florence被里千家十三代家元圆能斋宗匠批准入门。里千家现在仍保存着这三个人穿着家元允许的带家纹的和服修习茶道的照片。
那么,里千家是从何时开始在中国传播茶道的呢?
3.里千家茶道在中国的传播
1979年11月,千玄室大宗匠以茶道文化使节、亲善使节身份,应邀率团第一次访问中国,受到邓小平阁下的亲切接见,并为邓小平阁下亲自点了茶。会见时,邓小平阁下说:“希望里千家茶道能够为今后的中日友好发挥桥梁作用”。这可谓是里千家在中国传播茶道的开端。其后,里千家前家元千玄室大宗匠及现任里千家第十六代家元千宗室坐忘斋宗匠曾多次率团访问中国,并受到胡耀邦阁下、李先念阁下、王震阁下、江泽民阁下、胡锦涛阁下、吴邦国阁下、吴仪阁下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了通过介绍和普及日本茶道,来促进中日间的友好交流,里千家还在中国许多大学设立了茶室,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佛学院、南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在这些大学中,将茶道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不仅校方给与了高度的重视,而且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上茶道课,选择与茶道相关内容来撰写毕业论文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场地、名额有限,但想上茶道课的人多,所以有些同学往往会排了好久也难以选上茶道课。因此,我们驻在教师便以俱乐部的形式,尽量设法为大家提供修习茶道的机会。随着中日间经济文化往来的扩大,中国青年人对以茶道为首的日本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于是1994年9月里千家又与天津商学院共同创办了“天津商学院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初期开设了“中日文化”和“日本料理”两个学科。“中日文化”学科主要是从日本招收喜欢学习中文并对中日文化感兴趣的适龄学生和在职人员,除了学习汉语、茶道外,还为他们开设了中国绘画、书法、中国历史、民俗、太极拳、中医理论等课程;“日本料理”学科以中国学生为主。至今为止,“天津商学院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已经培养了数百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目前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中日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尽其所能。可以说,“天津商学院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的开设,为加强中日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另外,每年,天津商学院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千玄室校长都会访问中国,每次访问时,都会应各大学等的邀请进行日本文化的讲演,与此同时还会做茶道表演,耐心地向大家介绍茶道。每次出席茶会的人都很多,在人民大会党举办的千余人参加的大茶会自不必提,有时在地方城市也会举办一些近千人的大茶会。例如,2005年3月,在大连市图书馆就曾举办了一次有700余人参加的大茶会。目前,在中国像日本那样的茶室还不是很多,所以每当在中国的人民大会党、各地的大学或学术机构举办茶会、做茶道表演时,我们就会用榻榻咪、屏风等随地临时搭设一个茶室,然后再摆放好茶棚、釜、茶碗等等一应茶道器皿来表演。由于茶道使用的茶为末茶,在中国国内没有生产,所以茶都是里千家从日本邮寄过来的,日式茶点在中国也不易找到,所以有时要么从日本邮寄过来,要么就由我们这些驻在讲师亲手制作。修习茶道,不仅仅是要学习如何点茶,如茶道用的“怀石料理”、茶点的制作也都是必修功课之一,所以我们这些驻在讲师都会制作茶点。当然了,味道上可能不及专业技师,但因为我们是尽心诚意地去做的,所以来饮茶的中国朋友们都很满意。作为主人,能够力所能及地诚心诚意地招待挚友亲朋,这也正是茶道所追求的情境之一。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2002年秋,中国政府为了表彰里千家前家元千玄室大宗匠为中日间的友好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向他颁发了“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翌年3月,中国的国家级艺术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聘请千玄室大宗匠担任了艺术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