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剑道源流
剑道源于日本平安时代初期出现的武士在使用刀的战斗中发展起来的剑术。这种剑术经过镰仓、室町两个时代的发展,到了江户时代,直心影流的长沼四郎左卫门国乡于正德年间(1711~1715年)最先使用了剑道防护具,确立了用竹刀进行格斗练习,成为现代剑道的原形。由于在江户时代推行文武两道主义,武士道得到发展,剑道也从以格斗为目的剑术逐渐发展成为锻炼身心,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的武道。
虽说现代剑道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日本,但是“剑道”这个词最早出现却是在古代中国战国时期所著的《五月春秋》一书中的越王“勾践”和剑客“越女”的对话中。古代中国曾经有过将剑的修行称为剑道的时代,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剑道•三十八编》。
2.现代剑道
现代剑道是一种身穿剑道服,手持竹刀,一对一的相互进行有效刺击( 刺击脸、手腕部、身体)的竞技运动,它是在持续的练习中以锻炼身心、修身养性为目的的武道。在日本,练习剑道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人,成为了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企业等的剑道部以及地区道场,日本各地区的剑道联盟隶属于全日本剑道联盟。
1970年国际剑道联盟(International Kendo Federation)成立,至今为止有44个国家和地区加盟其中。加入IKF的前提条件是参加国国内的剑道联盟是有组织的,及一个国家中只有一个剑联组织。世界剑道选拔比赛每3年举办1次。在上次(2003年7月)的第12届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大会上,伊丽莎白女王也莅临观看了比赛。
第13届大会将于2006年12月在台湾召开。
全日本剑道联盟将“剑道的理念”、“剑道修炼的心理准备”定义为:
“剑道的理念”:剑道就是凭借修炼剑的理法,达到修身养性之道。
“剑道修炼的心理准备”:通过正确而认真地学习剑道,磨炼身心,养成旺盛的精力。遵循剑道的特性,重礼仪,讲信义,诚心诚意地时常以加强自己的修养为责,爱国家、爱社会,更进一步地对人类的和平与繁荣有所贡献。
3.中国的剑道
1996年,由在北京学习中医的瑞士人士廉津高迪先生(当时为剑道三段,2001年升为五段)创办了“北京剑道友会”。这是中国大陆地区中国人学习剑道的开始。到目前为止,共计有超过300人在学习剑道,其中大约有100人至今还在继续进行练习,培养出了初段5名,二段6名,三段1名。2003年10月,“北京剑道友会” 正式向国家申请注册成为了剑道文化社团组织。2005年10月北京剑道会更名为“炼津馆”,以首都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体育馆为中心,继续热心地指导年青的中国剑道爱好者。
1997年4月,尾本荣治先生(五段)成立了隶属于日本人会的“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到2003年为止会员人数还不是很多,但从2004年左右开始人数开始增加。目前同好会以日本企事业单位的驻京人员为主,已经拥有包括六段3名,五段3名的高段者在内的大约40名的会员。
在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留学时与剑道结缘,迷恋上“有益身心”的剑道的李红军先生(现在二段)于2001年创立了“北京剑元上至剑道俱乐部”。所谓剑元上至,意思是“以剑道为起点勇攀高峰”。这个俱乐部是北京最初正式注册的剑道专业俱乐部。现在,它是拥有大约270名会员的北京最大的剑道俱乐部,每周进行5次训练。它没有专用的训练场地,租借了三个场地,周六和周日是利用位于市中心的长富宫饭店内的体育馆进行训练。目前拥有段的人数为:初段18名,二段13名。因为李红军先生从事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工作的关系,该俱乐部热心地做广告、进行宣传。在报纸、电视、杂志、飞机内的宣传资料,甚至地铁的车厢内都做了广告。
据他们介绍,中国人开始学习剑道,多是通过日本动画片、漫画、电影等看到日本武士后产生了兴趣,对武士的装扮着迷了起来。虽然也有人因为重复最初的单调乏味的基本训练而放弃,但是,通过坚持训练,理解了不是单纯的重复打击,而是一种精神修炼的人也在不断增加。
近几年在北京相继成立了“北京修道馆”、“北京学生剑道联盟”等团体,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也成立了剑道部。目前北京练习剑道的人数估计在550人左右。
除了北京以外,上海、广州、重庆、温州、烟台、延边等城市也成立了剑道团体,剑道爱好者正在逐渐增加。2006年的全中国剑道爱好者人数据说有1500~2000名。
4.中国剑道大会
全国规模的剑道大会,是由香港剑道协会(加入了IKF)从2000年开始举办的“亚洲剑道邀请赛”。北京、上海地区的剑道选手从第一届就开始参加。早期邀请赛的参赛者主要以日本人为主,中国参赛者也逐渐增加了。今年2006年2月举行的第六届邀请赛上,北京有47名(其中中国人30名)参赛者,在男子团体赛中,北京A队夺得第二名。上海、广州的参赛者也在增加。在邀请赛开始的前一天举行了初段到四段的升段审查,这对中国大陆及亚洲各国的剑道爱好者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机会。2005年11月,第一届“中国剑道选拔赛” 也是由香港剑道协会主办的。IKF会长武安义光先生也从日本远道而来。有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广州的47名选手参赛,团体赛的结果是:第一名,香港;第二名,上海;第三名,北京。
此大会参赛资格是在中国国内的城市居住,拥有中国国籍的人士。我们期待着本大会能成为中国人的剑道大会,并持续发展下去。
5.通过剑道加强日中韩三国的交流
从2004年年底开始,在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的尾本前会长、森田六段的推动下,日中韩三国的剑道团体开始了一月一次的共同训练。在上述的“香港邀请赛”上,三国团体还以“北京统一剑道队”的名义参赛,通过剑道不断地推动了文化交流。
IKF也十分关注中国的剑道发展,2005年6月,IKF的领导者们抵达北京,视察北京的剑道的情况。其成员是以全剑连•IKF的武安义光会长、韩国的大韩剑道会的李种林副会长为首的杰出人士。
为了进一步促进剑道的普及与提高, 2005年12月24日,召开了由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剑道讲习会”。大会邀请了来自日本的12名剑道教练,北京的125余名剑道家出席了此次讲习会。在北京是首次举办这样的剑道讲习会,在本次大会上还举行了吉山满先生所著作的《剑道升段审查》一书及DVD的赠送仪式。这是羽鸟信一先生为了在中国学习剑道的剑友们自费制作并赠送给大家的。
今后应该在北京实施“升段审查”,最早有可能在今年6月实现这一计划。也有在北京的剑道团体中组成“北京剑道联盟”的构想,各城市都成立了剑道联盟之后,相互合作再成立“中国剑道联盟”的话,中国加盟IKF,参加世界剑道选拔比赛也不会再是梦想。可以肯定的是,10年后,中国的剑道将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剑道这个日本的武道和文化,加强日中韩三国的文化交流是我们强烈的愿望。
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 会长 篠田浩志
参考文献:
全日本剑道联盟HP:http://www.kendo.or.jp/index.html
《剑道日本》2006年3月号、《中国日企》创刊号、其他〈信息〉
①北京剑道团体概要
|
团体名称 |
成立时间 |
主要成员国籍 |
代表者姓名 |
会员人数 |
主要训练场所 |
1 |
北京剑元上至剑道俱乐部 |
2001 |
中国 |
李红军 |
270名 |
长富宫饭店体育馆 |
2 |
炼津馆(Renshinkan) |
1996 |
中国 |
YuDing |
124名 |
大学生体育馆 |
3 |
北京修道馆 |
2005 |
中国 |
王国宇 |
16名 |
国伦新兴艺术中心体育馆 |
4 |
北京大学剑道社 |
2003 |
中国 |
Samuel
Liao |
8名 |
北京大学 |
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剑道部 |
2005 |
中国 |
胡秋伊 |
20名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6 |
北京学生剑道联盟 |
2002 |
韩国 |
柳旻秀 |
70名 |
望京道场 |
7 |
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 |
1997 |
日本 |
篠田浩志 |
40名 |
日本人学校体育馆 |
|
|
|
|
合计 |
548名 |
|
②中国剑道团体HP•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