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外的紧急救援
各国和地区的紧急救援
(1)已有16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3个国际机构表明援助之意。
(2)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斯里兰卡、泰国、中国、德国、土耳其、新西兰、法国、菲律宾、美国、南非、墨西哥、蒙古、约旦、俄罗斯、台湾)的紧急救援队、医疗支援队和重建支援队、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UNOCH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专家组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已到达日本开始救援(包含已撤出现场的国家和地区) 。与灾害援助相关的联合国机构等,视察了受灾地区。另外, 已接受来自各国、地区及国际机构的物资援助及捐款。
(3)2011年3月11日夜,松本前外务大臣向美国驻日大使罗斯正式提出请求,请求在日美军支援救灾。美军展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盟友作战),投入人员20000名以上、舰船约20艘、飞机约160架(最大时)。已配送物资约280吨(运送货物3100吨)。
(4)澳大利亚空军C17运输机正在日本国内进行运送工作的协助。同时,从澳大利亚紧急运送用于冷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特种泵。
(5)海外医疗支援队正在实施救援活动(以色列医疗支援队、约旦医疗支援队、泰国医疗支援队、菲律宾医疗支援队)。
(6)驻外使领馆接受针对这次地震的募捐。另外,还收到各国及地区NGO、企业、个人等大量的捐款和支援。至少有来自16个国家的43个NGO团体来日。日本的NGO团体Japan Platform(JPF),与国际协力NGO中心(JANIC)合作,担负着海外NGO在日本国内活动的相关查询窗口的职责。加盟JPF的日本国际合作NGO在受灾地区展开支援活动。
来自中国的救援
2011年3月14日-20日,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展开救援工作。
2011年3月14日 中国政府表示将对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灾害提供相当于3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物资。14日下午,第一批救援物资已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其中包括大量的棉帐篷、毛巾被、提式应急灯。
2011年3月28日晚,中国援助日本的第二批救援物资运抵日本成田机场,此批物资包括6万瓶矿泉水和325万付橡胶手套,分别提供给茨城县和日本红十字会。
2011年3月31日,中国政府提供的第三批对日紧急援助物资运抵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随后将被转运至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地震海啸重灾区。其中包括运动鞋、厚橡胶手套和临时卫生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