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摘要】
- 日本的灾后重建切实取得进展。再次对来自全世界的援助表示感谢。
- 进一步加快“开放式复兴”的步伐,以受灾地区的重建为先导,致力于日本经济的重振。欢迎有助于重建的来自外国的投资和观光访问。
- 为了财政的健全化,在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尽最大的努力。
|
1.重建政策的实施
- 震后一年来,日本的重建切实取得了进展。承蒙来自全世界的热心援助,对与国际社会的纽带有了新的认识。再次表示感谢。这也是对日本以往积极地为国际社会做贡献所给予的信赖与肯定的表现。
- 灾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正在切实恢复。许多日本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重建,供应链也完全恢复。在日本经商、留学、观光已无大碍。
- 灾后重建与复兴仍是政府最优先的课题。去年底还推行了复兴特区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特别措施,如对新入驻的企业减免5年的法人税等。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向中央政府提出涵括这些措施的建立复兴特区的申请。
- 欢迎有助于重建的来自外国的投资和观光访问。进一步加快开放式重建(Open Reconstruction)的步伐,引进可再生能源,研发革新性的医疗、护理机器人等,采取新入驻企业法人税5年免除等特别措施等,以受灾地区的重建作为先导,致力于日本经济的重振。
- 关于财政的健全化,在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尤其要致力于“社会保障和税收一体化改革”的实现。财政完善和经济增长如车之两轮,要同时发展下去。
【参考1】显示重建状况的数据
(1)避难者等的人数:灾难发生后的第三天,避难者人数约为47万,而截至2012年1月16日,避难者人数为334786人,其中仍在避难所的仅为687人,大部分人都迁到了临时住宅、租借房屋中。临时住宅的搭建,岩手县和宫城县已经全部完工,福岛县也基本上完工。
(2)瓦砾清除:①所有市町村住宅区一带的散乱瓦砾在2011年8月底以前已经全部清除。②散乱瓦砾的清除率达到96%。③散乱瓦砾和拆除产生的瓦砾,两者瓦砾总量的清除率达到70%(截至2012年1月24日的统计)。
(3)基础设施的恢复:除房屋冲毁地区、核电站警戒区域等之外,主要生命线工程基本上得以恢复。新干线、机场的恢复作业已经完工。所有港口都恢复了部分码头的使用。至于干线,除核电站警戒区域外,基本上得以恢复。高速公路、国道的恢复基本完成。
【参考2】东日本大震灾复兴特别区域(Special Zones for Reconstruction)
《东日本大震灾复兴特别区域法(Law for Special Zones for Reconstruction)》(2011年12月7日通过)创立了“重建特区”制度。通过由国家批准受灾地方自治体(对象为222个市町村)制定的重建推进计划,使地方自治体可以适用限制、手续方面的特别措施(例如,公营住宅入住标准的放宽、用途限制的放宽等)、征税、财政、金融上的支援措施(例如,新入驻企业5年免税、“东日本大震灾重建补助金(Reconstruction Grant)”(国家从财政上提供重建需要资金支援)等)。地方自治体在制定计划时,包括国内外民间企业在内的民间方面也可以提交特别措施等的提案。
【参考3】地方政府申请复兴特区的例子
(1)宫城县申请的“民间投资促进特区”
在县内的34个市町村设立389处重建产业聚集区域。在各区域内,以汽车、食品、清洁能源、航空宇宙等8种行业为对象(今后行业种类将扩大),新入驻的企业享受免除5年的法人税,现有企业则可享受法人税额的扣除等特例,。(1月27日向国家提出申请,2月9日获得批准。)
(2)岩手县申请的“保健·医疗·福利特区”和“产业再生特区(暂定名称)”
“保健·医疗·福利特区”的申请目的在于放宽医生和护士的配备标准等,以充实受灾地区的医疗保障。标准放宽后,便有可能采取灵活的对策,如增加在患者剧增的受灾地区的医院等医疗工作的人员等。(1月31日向国家提出申请,2月9日获得认可。)
所谓“产业再生特区”,就是以受海啸侵害的市町村为中心,选定数个产业聚集区域,在税收上给与特别措施,如对入驻区域内的企业免除5年的法人税等。(计划在2月上旬向国家提出申请。)
【参考4】《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基本方针》(2011年7月29日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对策本部制定)中有关“开放式复兴”的表述(摘要)
1 基本认识
(ⅹ)值此重建之际,需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在汲取国外诸多活力的同时,谋求并非内向的而面向世界开放的重建。
5 重建对策
(4)基于大地震教训的国家建设
③面向世界的开放重建
(ⅰ)为了增进外国对于日本重振的理解、重新打造日本品牌、恢复并提高日本产品的信誉,需加强信息的有效传播,积极致力于“酷日本(CoolJapan)”的推进、针对海外有关日本负面评价的应对、利用驻外的使馆和领事馆等展示地方魅力、青少年交流和旨在培养亲日派交流项目的实施等。
(ⅱ)为实现汲取海外活力的灾区重建和重振日本经济,要继续推进自由贸易体制,确保日本企业和日本产品的平等竞争机会,此外还要扩大受灾地区产品的海外销路,为此也会利用ODA宣传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而且,还要加强投资环境的国际魅力,以促进海外在受灾地区以及我国其它地区的投资,促进跨国企业来日设立研发据点和亚洲总部。
采用多种措施推动接纳外国人的工作,以激发我国的活力。这些措施包括出入境管理优待制度的引进(通过积分制鼓励掌握高超技术和丰富知识的外国人入境)、就业·生活环境的改善、构成对我国信赖基础的灾害发生时信息的迅速提供以及保障出入境顺利进行的措施的推进,如此等等。
【参考5】2011年度补充预算
(1)大地震造成的基础设施受害金额为16~25万亿日元(2011年3月内阁府估算)。根据复兴基本方针,为期10年的重建期的恢复重建对策的规模(中央和地方政府负担的公费部分)至少于23万亿日元,其中重建需求旺盛的前5年(集中重建期)的事业规模至于19万亿日元。
(2)第一次补充预算(4.0153万亿日元)于2011年5月2日通过。本预算用于①救灾、②灾害废弃物的处理、③旨在重建的公共事业等。
(3)第二次补充预算(1.9988万亿日元)于2011年7月25日通过。本预算用于①原子能损害赔偿法的相关经费、②灾民双重债务问题对策、③灾民生活重建援助金补助金等重建措施。
(4)第三次补充预算(12.1025万亿日元)于2011年11月21日通过。作为针对东日本大震灾、核泄漏事故灾难的真正的重建预算,切实将有助于重建的措施置于重要位置。基于本预算,一系列重建项目随之展开,其内容包括:①海啸等造成的瓦砾等灾害废弃物的处理;②受放射性污染的土壤等的除污和污染废弃物的处理;③旨在灾后重建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事业;④受灾地区的产业振兴和就业对策的整体促进;⑤受灾的农地、农用设施的恢复、通过大区划实现农业经营重启和效率的提高;⑥渔业、养殖业和水产加工流通业的整体重建。
(5)第四次补充预算案(2.5345万亿日元)于2012年2月8日通过。灾害对策费、生活保障费等负担费用、饮食和农林渔业的重振所需经费、对中心企业资金周转的援助等都包括在预算之内。
【参考6】复兴厅(Reconstruction Agency)
(1)所辖事务包括:①对受灾地方政府提出的要求归口受理并作出回应;②推进地方政府等制定的复兴特区制度和重建补助金制度的计划;③负责有关重建的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如就有关重建的行政各部的事业进行统筹管理等,同时身为联系地方公共团体的一元化窗口,为其提供援助。厅长由总理大臣担任,设复兴大臣统理事务,地位高于其他各省。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设复兴局、办事处等,作为派出机构。2012年2月10日成立。
(2)野田总理在第180届国会上的施政演说(复兴厅相关部分摘要):
由于此前的国会通过了三次补充预算案和相关法律案,复兴厅、复兴补助金、重建特区制度等强有力推动重建的利器现已齐备。执政党和在野党共同发誓“要不断贴近灾民、必定实现灾区的重建”,冠以“复兴”之名的新的政府机构的诞生正是履行这一誓言的证明。复兴厅于二月上旬开始启动,我国将集中听取当地的要求,充分发挥司令塔的职能,加快推进重建事业。
【参考7】“开放式复兴”的措施实例:“到受灾三县访问的外国人享受签证手续费免除的优待”
作为对岩手县、福岛县、宫城县这受灾三县的重建支援,以2011年11月15日以后受理的签证申请为对象,对于到受灾三县访问的外国人,免除所有的签证手续费。关于签证手续费免除的实施期限,配合复兴基本方针中的“集中重建期”,截至2016年3月。另外,也有可能视三县的复兴状况,将其期限予以延长。由于这一免除措施的采用,有望促进外国人访问受灾地区,助重建一臂之力。
【参考8】“针对高级人才采用积分制的出入境管理优待措施”(应能激发我国活力的外国人接纳工作的推进)
为了推动接纳高级人才(现行外国人接纳范围内被视为具有高资质、高能力的人才)的工作,对于高级人才采用积分制,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予以优待。高级人才的活动内容分为三类,即学术研究活动、高级专业技术活动、经营管理活动。根据各自的特性,“学历”、“职历”、“年收入”等项设不同的分值,合计达到一定的分数后,便可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予以优待(5年滞留期的给予、涉及滞留时间的永居许可条件的放宽、入境·滞留手续的优先办理、配偶的就职、亲属的陪同、高级人才雇佣的家务佣人的陪同等),以此推动接纳高级人才前往我国的工作。今后,将由法务省起草告示文案,经过听证等程序,争取在2012年度早些时候启动。
2.其他
(1)漂流瓦砾
- 首先我国认为,对东日本大震灾带来的海上漂流物采取措施是重要的。关于这个问题,为了确保有关省厅和机构就此携手、做到信息共享,在内阁官房综合海洋政策本部事务局的统辖下,成立了“有关东日本大震灾带来的海上漂流物的有关省厅联络会议”(以下简称联络会议),正在就其对策方针进行研究。
- 目前正在进行的努力如下:
- 从航行的船舶等收集信息,对漂流物的现状展开调查
- 漂流瓦砾的总量进行估算(计划2012年2月底公布)
- 通过模拟实验对漂流物的漂流走向进行预测(计划2012年3月底以前汇总结果,之后予以公布)
- 日美有关机构、专家间共享信息,交换意见
- 目前,与环境省签订承包合同的京都大学正与其他专门机构合作,就海上漂流物的漂流路径、分布等迄今的状况和今后的预测,正在进行模拟漂流模本的研发,2012年3月底以前将汇总结果,之后予以公布。
(物品)
- 我国认为,东日本大震灾引发的漂流物中,能够判明所有者的有价动产及个人物品漂流到国外的可能性极为有限。
- 在此基础上,国内外机构通过掌握的证据等认定①确实是来自日本的漂流物、而且②容易判定所有者,如果属于这类有价动产和个人物品,请与我国使馆或领事馆的管辖公馆取得联系(接到联系的使馆或领事馆将再次就该漂流物是否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与本国取得联系,努力确定所有者本人、取得联系。所有者等得以确定并要求交还的情况下,将考虑交还(届时所需的运费等负担,将另行研究))。
- 关于其他的海洋漂流物,将按照惯例,遵从所漂到的国家的国内法,交由该国政府进行处理。
(遗体)
- 我国认为,与船舶等一同漂流的场合等除外,东日本大震灾造成的死者的遗体漂到外国的可能性极低。而且震灾发生后,海上保安厅对相当数量的漂流的船舶内部进行了搜寻。
- 关于遗体的处置,遵从所漂到的国家的国内法,交由该国政府进行处理。若证据表明确属日本人的遗体,不论是否与东日本大震灾有关,请按照惯例,与我国使馆或领事馆取得联系。
(费用负担)
- 关于漂流瓦砾的处理,目前我国考虑首先通过各国的有关机构和报道等收集信息,把握实际情况。
- 根据从航行船舶等收集的信息,迄今为止没有给船舶的航行造成特别的影响。
- 基于以下理由,我国认为目前该漂流物附带放射性物质的可能性极低。
- 东日本大震灾引发的海啸将瓦砾冲走到入海洋的时间是3月11日,而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线泄露量增加则是在3月12日的黎明,瓦砾漂流物与核电站事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 假使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随着部分灰尘落到海面、附着在海洋漂流物上,主要的放射性物质·铯也会在漂流的过程中随着灰尘等被海水和雨水冲刷掉,因此随瓦砾漂流的可能性很低。
- 至于其他主要的放射性物质·碘,半衰期仅为8天,因此目前恐怕已经检测不出来了。
(2)有关2011年度南极海捕鲸调查的预算措施
- 东日本大震灾捐款丝毫没有用于我国的捕鲸调查。
(注)捕鲸调查的安全对策等相关费用均来自政府的预算。
- 东日本大震灾给日本为数不多的捕鲸基地城市之一的石卷周边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为此在第三次补充预算中安排了相应的预算,目的在于通过2011年度南极海捕鲸调查的稳步实施,推动该地区的重建与复兴。
(注)第三次补充预算中用于稳步推进捕鲸调查对策的预算额为22.84亿日元。
(3)日本经济
- 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景气也在缓慢回升。尽管面临着种种风险,如欧债危机、外汇走向、震灾的影响等,我国仍倾全力以赴于日本经济的重建,以使受灾地区确实走上重建的轨道、打破我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为将来的繁荣打下基础。
- 关于财政健全化,正在朝着“财政运营战略”所提出的目标,在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尤其是在少子老龄化的进展、社会保障费用增大的背景下,继续致力于“社会保障·税收的一体化改革”。而且,财政健全化和经济增长如同车之两轮,需要同时向前推进。为此,在经济增长方面,在加速实现“新增长战略”的同时,要在年中以前制定出以新的增长为目标的伴有具体进度表的“日本重建战略”,官民携手加以切实实施。
- 关于欧洲的债务问题,重要的是欧洲自身要团结一致谋求金融体系的稳定、构建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一个框架。
- 我国历来的态度是:在欧元区为实现市场的稳定作出最大努力的前提下,我国将对欧洲的这一努力予以支援。这一态度现在也没有变。
-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后推行了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亚洲各国应对外部冲击的力量得以加强。
-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欧洲危机的影响的扩散、确保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强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是很重要的。
- 基于这一观点,我国在ASEAN+3的场合积极推进清迈协议等。去年还谋求与韩国、印度的双边货币互换的扩大。而且,为了防止金融危机的扩散,正在就清迈协议的加强和预防地区金融危机机制的建立展开讨论。
- 据贸易统计(快报),2011年贸易收支(差额)为-2.4927万亿日元,作为年度贸易额,自1980年开始,31年来首次出现了逆差。在出口方面,受震灾、日元升值以及海外景气下降等的影响,比上一年减少了2.7%;而在进口方面,受原粗油等燃料价格上涨、伴随核电站事故导致的液化天然气等火力发电燃料需求增加等的影响,比上一年增加了21%。使逆差大幅度攀升。
(参考)1980年的逆差额:-2.6129万亿日元(第二次石油冲击的影响)
- 关于今后的进出口动向,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震灾后的重建状况、以欧债危机等为背景的国外景气的下滑风险、日元升值、泰国的洪灾影响等。因此,目前还以做出精确的判断。
- 仅就眼前的出口动向而言,汽车和半导体等电子元件的国内生产设备和供应链基本上恢复到了震前的水平,供方的限制已经不复存在。而另一方面,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海外需求锐减。至于进口方面,由于燃料价格的高居不下以及核电站事故造成对火力发电燃料需求增加,目前呈现的是一种增加的趋势。
- 总之,对于今后的进出口动向,我国将继续予以关注。
2.对国际社会的贡献
【重点摘要】
- 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援是纽带的结晶。为了进行报答,日本开展“实质外交”,通过全球性的包容性发展、保障人的安全,通过ODA等积极地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下去。
- 与国际社会共享震灾的经验与教训。
- 针对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向绿色经济过渡、少子老龄化、高层次经济协作等课题,我国希望能“逆境重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并作为“课题解决的领跑者”为世界做出表率。
|
1.国际社会的支援
- 震灾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大力支援,我国对此表示感谢。
【参考】国际社会的支援概要
(1)目前已有163个国家、地区及43所国际机构申请进行支援。 同时,已收到来自124个国家、地区及9所国际机构的支援。
(2)目前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斯里兰卡、泰国、中国、德国、土耳其、新西兰、法国、菲律宾、美国、南非、墨西哥、蒙古、约旦、俄罗斯、台湾)的紧急救援队、医疗支援队、恢复重建支援队、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组(UNDAC)、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厅(UNOCH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IAEA)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日本开展活动。同时,我国收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地区及国际机构的支援物资和捐款。
(3)来自驻日美军的支援:美军投入人员20000多名,舰船约20艘,飞机约160架(最大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援活动(朋友作战)。
(4)澳大利亚空军飞机C17在支援日本国内运输的同时,还从澳大利亚紧急调运来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所需的特殊压力泵。
(5)海外医疗支援队开展救援活动(以色列、约旦、泰国及菲律宾)。
- 我国收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政府、NGO、企业、个人等的多项捐款及救助款。
- 捐款通过日本红十字会等汇款到受灾地区,然后根据各地方的捐款发放委员会的发放标准,通过各地方政府发放到受灾者手中。捐款总额(3466亿日元)的约8成(80.8%)已发放到受灾者手中(2799亿日元)。(截至1月27日)
【参考】捐款及其发放情况(截至2012年1月27日)
日本红十字会、中央共同募金会、日本放送协会及NHK厚生文化事业团等4家团体收到的来自国内外的捐款为3466亿日元。该捐款首先通过日本红十字会等汇款到受灾地区,然后各地方的捐款发放委员会制定对受灾者的发放标准。最后通地方政府以银行转账等形式发放到受灾者手中。日本红十字会等已向受灾的市町村发放2970亿日元,已有2799亿日元到达受灾者手中。
- 日本红十字会收到的灾后重建救援资金(约530亿日元)会用到今后3年(截止到2013年度)的灾后重建支援项目(内容见下文)当中。其中48%的资金已执行完毕(截止2011年12月31日)。
【参考】日本红十字会的灾后恢复重建支援计划
- 医疗支援:完善临时诊所、肺炎球菌疫苗的预防接种、充实全身计数器设备等(162亿7000万日元)
- 对避难所、临时住宅居民的支援:捐赠生活家电6件套、充实避难所的家电设备、暑寒对策、心理援助项目、社区巴士运行等(267亿9000万日元)
- 对老年人等的支援:捐赠护理床、福祉车辆等,派遣护理员(16亿8000万日元)
- 教育支援:完善儿童馆、体育馆等,充实学校办公用品、完善校车等(11亿9000万日元)
- 日本红十字会灾害应对能力的强化:充实物资及车辆,以应对今后的灾害(20亿日元)
- 紧急支援:医疗救护队及救援物资的发放与补充(4亿4000万日元)
- 其他:生计支援、志愿者活动支援等(46亿2000万日元)
(从内向化转型)
- 震灾时国际社会给予的各种支援源于对日本做出积极国际贡献的结构得到的信赖及评价(“纽带”)。为回馈国际社会的支援,日本摒弃内向化(inward-looking tendency)并推进“实质外交(substantial diplomacy)”,继续积极地为国际社会做贡献,通过全球性的包容性发展,以保障人们的安全。
- 例如,日本开始向联合国南苏丹共和国特派团派遣自卫队设施部队。同时,在2012年度预算案中首次增加了14年来一直减半的ODA预算。我国也将切实实现此前承诺的国际职责。
- 震灾后世界各国称赞日本人民勤勉、顽强,逆境中仍能秩序井然地应对。秉持这些精神的日本自古以来灵活吸收并运用国外的各种文化与技术,创造出了可谓日本品牌的产品,并得到了世界的高度评价。我国将从这些事情上重拾“自信与骄傲”,展示日本的多彩魅力,为国际社会做出日本的独特贡献。
(共享震灾的经验与教训)
- 与国际社会共享震灾的经验与教训是日本的责任与义务。
-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与IAEA在日本共同举办有关核能安全问题的高层次国际会议,为增强国际核能安全做贡献。
- 今年夏天将在东北灾区举办有关防灾的国际会议,以构建强韧的社会,使防灾成为国际合作的主流。
【参考】
(1)作为共享震灾经验与教训的平台,我国于2012年举办了有关东亚低碳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构想的国际会议(4月,东京),第6届太平洋岛国峰会(5月25日-26日,冲绳)等。
(2)在防灾方面,例如,对ASEN进行支援,使东协人道援助协调中心(AHA中心)成长为地区的防灾中枢。同时,2011年7月泰国发生洪灾时,我国在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的同时,派遣国际紧急救援队专家组对发生洪水时曼谷的地铁设施及自来水管道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管理进行指导并提供建议。
(“逆境重生”)
- 发挥日本的构想力(conceptual power),以实现“逆境重生(turn the tables)”,即将危机转换为机遇。
- 具体来说,针对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向绿色经济过渡、少子老龄化等各项课题,我国希望能“逆境重生”,并作为“课题解决的领跑者(lead runner in addressing the issues)”为世界作出表率。
- 高层次经济协作、自由贸易协定也是其中的一个课题。在日本人口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考虑由日本来满足亚太地区40亿人的需求。我国将继续推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等多个国家进行战略性、多角度的经济协作。
【参考】具体来说,推进日韩之间、日澳之间的协商,争取早日启动日中韩、ASEAN+3、ASEAN+6等广域经济合作协商等的同时,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协定方面,推进与参与协商的相关国家间的协商,以促进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同时,争取早日实现日本与EU等的谈判。
3.负面评价影响对策
【重点摘要】
- 除部分受限制地区以外,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已恢复震前的正常生活。日本的商业、观光及来日留学也在恢复过程中。从各国的出境限制措施来看,例如,美国的避难警告区域已更新放宽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周20km以内等。希望大家能放心来日本工作、观光、留学等。
- 日本国内的食品检查体制进一步强化,计划于4月起针对食品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实施比以往更加严格的新的标准值。我国确信通过这些措施能充分确保安全食品的流通。
- 我国一直及时向国际社会提供有关我国情况及日本产品安全性等的正确信息。通过我国的努力,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已完全解除进口限制。美国也基本上适用我国国内的出口限制等标准。我国将继续及时提供科学数据,希望各国能根据最新的情况调整并放宽限制。
|
- 除部分受限制地区以外,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已恢复震前的正常生活。日本的商业、观光及来日留学也在恢复过程中。从各国的出境限制措施来看,例如,美国的避难警告区域已更新放宽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周20km以内等。希望大家能放心来日本工作、观光、留学等。今年年初,福岛县部分地区家畜的平均批发价格有的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前来日本并购买受灾地区及日本各地的日本产品是对灾后重建的最大支援。
【参考1】灾后外国访日人数(visitor arrivals)的变化
(1)灾后2011年4月的访日人数同比减少了62.5%,之后同比减少幅度逐渐缩小,同年12月减少11.7%,观光游客等外国访日人数正在恢复(5月减少50.4%,6月减少36.1%,7月减少36.1%,8月减少31.9%,9月减少24.9%,10月减少15.3%,11月减少13.1%)。
(2)Visit Japan项目15个重点市场国家与地区(注1)在日本发生震灾后,印度以外的14个国家及地区采取了赴日限制措施,但之后所有国家及地区都放宽了措施(注2)。 美国将避难警告区域更新放宽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周20km以内等,另一方面,中国则表示对福岛等受灾严重地区的访问需慎重。
(注1)中国、香港、台湾、韩国、加拿大、美国、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印度
(注2)出境限制措施不断更新中,因此最新信息需查看各国外交当局网站。
【参考2】灾后商务访日人数的变化
2011年4月同比减少了50.2%,5月减少25.6%,6月减少13.2%,7月减少2.2%,8月减少10.4%,9月减少3.8%,10月减少2.4%,商务访日人数正在恢复过程中。
【参考3】灾后福岛、仙台机场定期国际航班的恢复情况
除仙台-首尔的定期航班已恢复至震前通航水平以外,仙台-北京的定期航班也计划于今年3月25日恢复通航。
【参考4】福岛县石川町小牛的平均批发价格
据今年1月10日版的《福岛民报》报道,9日在福岛县石川町石川家畜市场举行的新春首次竞卖会上,一头小牛的平均批发价格卖到了42万零76日元,这是自震前(去年3月6日)竞卖会以来首次恢复至42万日元的水平。
- 在食品安全性方面,灾后半年时间内福岛县食品监测的检查件数增至2.3倍,其他县为9.7倍等,日本国内的检查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计划于今年4月起对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实施比以往更加严格的新的标准值。我国确信通过这些措施能充分确保安全食品的流通。
【参考5】食品新标准值的设定
一般认为未超过目前暂定标准值的食品对健康没有影响,可以确保安全。为进一步确保食品的安全与放心,我国将在目前暂定标准值所允许的1年遭受放射量5毫希下调为新标准值1年遭受辐射量1毫希(计划于2012年4月实施,部分商品适用临时措施)。
- 我国一直及时为国际社会提供有关我国情况及日本产品安全性等的正确信息。通过我国的努力,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已完全解除进口限制。美国也基本上适用我国国内的出口限制等标准。我国将继续及时提供科学数据,希望各国能根据最新的情况调整并放宽限制。
【参考6】在进口限制措施方面,缩小当初限制对象的国家及地区
除加拿大(2011年6月13日)、智利(2011年9月30日)已解除进口限制措施以外,墨西哥也于2011年12月31日结束了进口海关限制,取消了进口限制措施。
同时,美国对部分乳制品仍实行进口限制,但基本上适用我国国内的出口限制等标准。
【参考7】农林水产品出口数量的变化
2011年4月同比减少14.7%,5月减少16.6%,6月减少2.3%,7月减少7.2%,8月减少6.9%,9月减少8.2%,10月减少23.6%,11月减少5.1%。
【参考8】目前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
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我国迅速制定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暂定标准值,包括出口商品在内,对食品安全进行监测,以防止超出暂定标准值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禁止出售、限制出货等措施。
【参考9】主要食品的应对措施等
(1)在“避难区域”、“计划避难区域”及“原紧急避难准备区域”限制2011年度的大米进行耕种。福岛县部分地区的大米检测出超出暂定标准值(500Bq/kg)的放射性铯,我国对此采取了出货限制等措施,禁止在市场上流通。
福岛县采取的大米管理措施如下。
①通过文件或网站刊载的方式告知农家在出货限制指定区域生产的大米一律不能出货。
②要求出货团体、出货销售企业等确认大米的产地等,并进行状况确认与巡回指导,禁止产自出货限制指定地区的大米流通。
(2)2011年7月,饲喂受污染稻草的牛肉里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为此我国对出货牛肉采取了彻底进行科学饲养与管理,加强牛肉检查体制等措施,强化了安全对策。此外,对确认饲喂稻草之前出货的牛肉、对饲喂或者可能饲喂了受污染稻草的牛肉实施流通调查的同时,全部收购这些牛肉并进行了销毁。
(3)日本茶方面,东北地区及关东地区产茶的各都县定期对出货前的茶叶进行检查,并对已确认茶叶放射性物质含量超出暂定标准值(500Bq/kg)的地区采取出货限制措施。
4.能源政策
【重点摘要】
- 日本在地震后重新考虑能源政策,通过国民讨论,争取在今年夏天制定“革新能源环保战略”。
- 加强日本的能源和环保技术,向世界宣传“创能”、“储能”、“节能”的最先进的模式。
- 通过国际框架、ODA等,为促进国际社会的绿色增长、低碳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
1.今后能源政策的整体内容
- 日本地震后,日本重新考虑能源政策,争取在今年夏天制定“革新能源环保战略”及“绿色增长战略”。
- 作为 “革新的能源和环保战略”的基本方针,今后对以下内容还将进行深入讨论。①充分考虑需求者的行动模式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变革,彻底强化节能、节电对策,②最大限度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③最大限度考虑降低环境负荷,有效利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④尽量降低对核能发电的依赖。
2.推进可再生能源、节能政策
- 我国化石燃料匮乏,今后要不断强化世界最高水平的能源和环保技术。
- 并且,构建新的能源系统。通过引进自行发电等方式,由需求者承担能源的提供,即创能(energy creation);利用电动汽车、固定型蓄电池等蓄电池,即储能(energy storage);利用民居和建筑的隔热化和智能电表等,即节能(energy saving)。
- 向世界发布这些技术和系统的最先进模式。
3.为实现绿色增长做出国际性贡献
- 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实现绿色增长、构建低碳社会做出贡献。
- 通过能源方面的国际性机构做出贡献:通过国际能源机构(IEA)、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国际能效合作组织(IPEEC)等国际机构,共享实现绿色增长的方法和经验。此外,还要充分利用EAS、APEC等区域机制。
- 通过气候变化及环境方面的国际性对策做出贡献:
- 以今年年末的COP18(卡塔尔)为目标,在COP17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为针对构建未来机制而进行的国际性讨论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促进日本提倡的“世界低碳增长理想”,在打造向全球绿色经济过渡和实现低碳增长的基础方面担负主导作用。
- 并且,在今年6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上,日本也将在向全球绿色经济过渡的讨论中,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作为实现低碳增长的区域性组织,推进“非洲绿色增长战略”、“东亚低碳增长伙伴关系构想”。后者计划于今年4月,集EAS成员国在东京召开会议。
- 通过ODA、OOF及官民合作做出贡献: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绿色增长的综合战略,引进可再生能源、节能相关技术(微型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4.节能领域在全世界“开放式复兴”
- 今年3月2日,将在福岛市举办国际能源论坛“面向灾区重建的智能社区提案”。日本将向全世界推进“开放式复兴”。例如,邀请能源方面国际机构及海外的专家参加此论坛,借助全世界的智慧支持灾区的重建。
- 计划在此论坛上提议在灾区建设智能社区。论坛之后,还将继续对外发布灾区建设新社区的措施和成果。
【参考】智能社区:除了有效利用电力外,还在对热能和未利用能源在内的能源 “整合利用”、地区的交通系统、市民的生活模式的变革等进行复合性组合方面,提出新一代能源和社会系统的概念。
5.其他
- 与世界共享此次核泄露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是很重要的,是为提高国际核能安全做出贡献,是我国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基于这种观点我国认为,当各国提出要求时,在认真研究对象国具体情况(注)的前提下,在确保核不扩散及和平利用等的基础下,向对象国提供高水平安全的产品,进行核能合作,具有根本性的我国意义。(注:关于不扩散措施及核能政策等)
- 为此,就是否完善核能协议框架的问题,需要从核不扩散的观点、对象国的核能政策、对象国对日本的信任和期待、两国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进行个别讨论。并且,是否进行个别的商谈由企业判断。
- 具体来说,关于已经开始进行核能协议谈判的国家及决定开始谈判的国家,是政府经过对其进行分别研究,认为与其进行核能合作是有意义的,并计划与这些国家缔结核能合作协议,完善核能合作所需的框架。
- 今后,在研究与新的国家的合作时,将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及总结我国核能协定相关考虑的基础上,结合核不扩散的观点、对象国的核能政策、对象国对日本的期待与信任、两国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判断。
5.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重点摘要】
- 作为日本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日本将与国际社会分享事故的经验与教训,继续为提高国际核能的安全性做出贡献。
|
1.核电站事故的应对
- 福岛第一核电站达到冷停堆状态(a condition equivalent to cold shutdown), 虽然核电站事故本身已经结束了(the power station accident has been brought to a conclusion),但包括重建生活环境在内的与核电站事故的战斗还在继续。
- 与消除污染、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赔偿、废弃反应堆等有关的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努力到最后。
- 作为日本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日本将与国际社会分享事故的经验与教训,继续为提高国际核能的安全性做出贡献。
【参考】已经就地震、海啸对策的强化、电力的确保、安全确保的基础强化、安全精神的贯彻等28个项目的广泛的教训,向IAEA做了报告,与国际社会共同分享。
- 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今年的下半年,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日本共同举办与原子能安全有关的高水平的国际会议。
2.其他
- 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达到冷停堆状态,核电站事故本身已经结束了(2011年12月16日)。自此,以结束核电站事故为目的的路线图(Roadmap towards Settlement of the Accident)的步骤2已经结束。
【参考】
(1)冷停堆状态:稳定循环冷却水,将反应堆的底部与压力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100度以下,万一陷入发生任何异常状态时,地基外的辐射量也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2)步骤2的目标:管理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大幅控制放射线量。
- 于是,发表废弃反应堆的中长期路线图(Mid-and-long-Term Roadmap towards the Decommissioning)(同年12月21日)。
- 第1期:步骤2结束后2年内,开始从乏燃料池内取出燃料。
- 第2期:在步骤2结束后10年内,完成从乏燃料池内取出燃料,开始取出燃料残渣(注)。
(注)燃料与被覆管等融化后再固化成的物体
- 第3期:步骤2结束后30~40年后,完成反应堆废弃。
- 核电站竭尽全力采取一切安全措施直到彻底废弃反应堆,以期万全。
- 抓紧重建生活环境,让避难的居民能够回到家乡,安心生活。
- 努力对生活空间彻底除污,进行居民的健康管理、恢复食品安全信赖。并且,站在灾民的立场,做好公正圆满地赔偿工作。
- 与地方政府协商,在步骤2结束后,对于核电站半径20 km内所设定的警戒区域,在做好防灾、防止犯罪措施的前提下,最早于4月,在不太晚的一段时间后解除警戒。
- 将目前的避难指示区域(注:①核电站半径20km以内的区域及②半径20km以外的计划避难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来重新评估。关于新的避难指示区域的划定和运用,今后将与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进行协商,以今年3月末为目标,划定新的避难指示区域。
【参考1】关于新的避难指示区域的想法
- 避难指示解除准备区域:是指在目前避难指示区域内确认年累积放射线量确实低于20毫希的地区。这些地区虽然目前是指示继续避难,但是希望居民尽日回迁。
- 居住限制区域:在目前的避难指示区域中,年累积放射线量有可能超过20毫希,要求继续避难的地区。
- 返回困难区域:被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必须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解除避难指示的地区。具体来说,就是即使5年后,年累积放射线量也可能不会低于20毫希、目前的年累积放射线量超过50毫希的地区。
【参考2】与特定推荐避难地点的关系:,关于特定避难推荐地点,虽然会开始讨论解除,但是这与设定新的避难指示区域完全是两回事,二者可以同时存在。(所谓特定避难推荐地点,是在计划避难区域及警戒区域之外,没有作为计划性避难区域这么大范围的部分地区,推测其在事故发生后1年的累积放射线量超过20mSv 的地点(即所谓的“热点”),作为居住单位被认定的地方。对住在这种地方的居民,要提醒注意,推进避难支援。特别要与自治体协商,对有孕妇和小孩的家庭等要敦促避难。)
- 基于管理与利用的分离以及原子能安全一元化管理的观点,今年4月,环境省设置了原子能规制厅,对相关机构进行调整并加强其职能,希望能恢复国民对原子能安全行政的信心,提高其功能。
【参考】原子能规制厅
将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文部科学省(试验研究用反应堆的管理、核燃料物质等的使用管理、环境监测司令塔/环境紧急事件剂量信息预测系统SPEEDI)以及国土交通省(船舶用反应堆的管理)中与原子能有关的业务移交到原子能规制厅进行统一管理。
- 正在定期检查的核电站的再启动,要经过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对相关单位进行的压力测试进行评价,并且其稳妥性要经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确认后,还要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及国民的信赖等,之后进行综合判断。
- 不是提前规划好时间,而是以彻底确保安全和构建与当地处治体之间的信赖关系为大前提,政府出面进行认真说明,寻求理解。
- 关于除污,将基于放射性物质污染处理特措法,国家负责,分为①国家直辖实施除污的地区和②市町村制定计划实施除污的地区,分别迅速、切实推进。
- 关于国家直辖的除污实施地区,环境省发布了《除污路线图》(2012年1月26日)。今后,将据此与相关自治体进行协商、调整,制定具体的计划,为让居民尽早返回家园,切实推动除污活动。
- 并且,关于市町村实施除污的地区,也正在考虑采取由国家全额负担除污必要的经费等一系列财政措施及技术措施。
【参考】除污路线图的要点
(1)作为避難指示解除准备区域的地区(20mSv/年以下)中, 10~20mSv/年的地区要在 2012年内、5~10mSv/年的地区要在2013年3月末前、1~5mSv/年的地区要在2014年3月末前完成除污。除污的目标结果为,到2013年8月末前,一般公众的一年追加受辐射放射线量与2011年8月末相比,减少约50%。长期的目标为1mSv/年以下。
(2)作为居住制限区域的地区(20~50mSv/年),目标是在2013年3月前完成除污。除污的目标结果为追加被辐射放射线量为20mSv/年以下。
(3)难以返回家园的地区(50mSv/年),目前正在实施除污试点验证。(收集在高辐射量地区的除污技术的效果、可适用性等技术知识)。
(4)同时进行的先行除污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今后也将在政府机关、公民馆等公共设施及、常磐机动车道、上下水道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除污。
(5)实施除污作业时,要在考虑好如何设置除掉的土壤及废弃物的临时放置场地、如何顺利雇用作业人员的情况下,加以切实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