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届缔约方会议(COP16)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环境大臣松本龙等数名政治家代表日本参加了会议。在COP16上,达成了《坎昆协议》这一成果。坎昆协议的内容包括: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方的减排承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为正式承诺,并且还包含了森林保护、资金、技术等全面的内容。日本向主席国墨西哥为通过坎昆协议作出的努力表示敬意。日本将继续努力推进谈判进程,以在此次坎昆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一个新的综合法律性文件。
坎昆会议议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如何对待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问题。现行框架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底结束,因此现在需要对之后的国际框架进行讨论。日本的立场是反对设定第二承诺期。如果真正考虑地球的利益,最好的途径是构建一个新的法律性国际框架,使虽未在京都议定书中承担减排义务,但排放量占世界40%的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参与进来。因此,我国主张应该在涵盖了80%排放量的坎昆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个公平且具有实效性的国际框架。(京都议定书仅涵盖了世界27%的排放量。)
这一立场并不是从日本自身的狭隘的利益或商业上的利益出发的。日本为减排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在2013年之后也将持续下去。如果仅接受第二承诺期,那么2013年以后,将只有京都议定书缔约方承担义务,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会造成从减排角度来看极不有效的框架固定下来,其影响反而是负面的。一旦设定第二承诺期,构建新的法律性框架的压力就会减小,从而丧失目前的动力。不能只是短期地“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忽视今后10年的问题。这种“解决”既无益于日本的国家利益,也无益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