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宗旨
II. 日本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
III. 日本周边的安全保障环境
IV. 确保日本安全保障的基本方针
V. 未来的防卫力量
VI. 最大限度发挥防卫能力的基础
VII. 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附表
I. 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宗旨
基于目前我国周边的安全保障环境,日本政府制定了《2011年度之后的防卫计划大纲》。
II. 日本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
1. 日本制定了三个安全保障目标:(1)阻止并消灭接近日本的外部威胁;(2)通过改善国际安全保障环境,防止威胁出现;(3)实现全世界的和平及稳定,保护人类安全。
2. 日本将通过综合推进“日本自身的努力(IV-1)”、“与盟友的合作(IV-2)”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多层次安全保障合作(IV-3)”,实现这些目标。
3. 日本将继续坚持防卫方针的基本原则,包括专守防卫的方针以及无核三原则的方针。
4. 日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平合作行动。
5. 为了应对核武器的威胁,日本将在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将继续通过与美国的密切合作,维持并增进美国以核威慑为重点的延伸威慑的可靠性。
III. 日本周边的安全保障环境
1. 所谓的“灰色地带”纷争(围绕领土、主权及经济利益的没有升级为战争的冲突)正在增加。
2. 由于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美国影响力的相应变化,全球的势力均衡正在发生变化。
3. 除了国际恐怖主义及海盗问题之外,对网络空间的稳定使用等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安全保障问题。
4. 北朝鲜的核武及导弹问题对于地区安全保障来说是一个紧急而深刻的不稳定因素。
5.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及其透明度的缺乏是地区及全球社会所关注的对象。
6. 俄罗斯的军事活动正在越来越活跃。
7. 今天,对日本的全面入侵已不太可能发生,但日本所面临的安全保障难题及不稳定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及相互交织的。
IV.确保日本安全保障的基本方针
1. 日本自身的努力
(1)日本将持续使用一切手段保证其安全,并将妥善处理所发生的各种紧急事件。
(2)日本将改善其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3)日本将通过迅速采取恰当的决策,对紧急事件作出协调而统一的反应。
(4)在对目前内阁在安全问题上的相关组织、功能及结构进行审视之后,日本将在首相官邸建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在相关阁僚之间进行国家安全保障政策的协调,并向首相提供建议。
(5)日本将更加高效而有效地参与国际和平合作活动。考虑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际情况,日本将通过对“维和行动参加五原则”等现有政策进行审视,对未来参与维和行动的形式进行研究。
(6)日本将构建一支“动态防卫力量”。它将取代将重点放在通过防卫本身的存在确保威慑的“基础性防卫力量构想”。
(7)“动态防卫力量”将通过提高装备使用水平以及增加行动速率来增进日本的威慑能力的可靠性。它还将使日本能够在国际和平合作活动等各种场合中起到积极作用。
2. 与盟友的合作
(1)日美同盟在确保日本的和平安全方面上不可或缺。
(2)日本将继续与美国进行战略性对话,以进一步加深和发展日美同盟。
(3)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日本还将推进与美国在新的领域的合作,如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等。
(4)日本将减少美军基地所驻地区对当地社会的负担,同时维持美军所提供的威慑力量。
3. 与国际社会的多层次安全保障合作
(1)日本将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结合双边及多边安全保障合作的安全保障网络。
(2)日本将加强与诸如大韩民国、澳大利亚、东盟各国及印度等国间的安全保障合作。
(3)日本将增进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互信合作。
(4)日本还将在全球安全保障问题上加强与欧盟、北约及欧洲各国的合作。
V. 未来的防卫力量
1. 防卫力量的角色
(1)有效的威慑及反应(例如:确保日本周边海域和空域的安全、对针对日本离岛的攻击作出反应)
(2)努力进一步稳定亚太地区的安全保障环境。
(3)努力改善全球安全保障环境。
2. 自卫队:部队的态势
为了有效地发挥自卫队的作用,新的部队态势将具备更加快速的反应性和流畅的联合行动等。
3. 自卫队:组织、装备和力量部署
(1)在削减冷战式装备和组织的同时,包括日本西南地区在内,各主要功能将得以加强。
(2)自卫队各单位的预算分配将被彻底审查。
(3)针对全面入侵所作的准备,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将被保持在最低限度的水平上。
(4)重点将被放在巩固联合行动的基础、改善针对离岛攻击的反应能力、加强国际和平合作行动能力以及其他方面上。
(5)《防卫计划大纲》中列出了一些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及航空自卫队的组织、装备及部署的相关详情。
VI. 最大限度发挥防卫能力的基础
(1)日本将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卫队的人力资源,并将通过对级别、年龄结构等进行调整的手段,对其人事管理系统进行改革。
(2)日本将通过改善其合同及采购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的装备采购。
(3)日本将推出一项中期和/或长期战略,以发展和维持防卫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
(4)在防卫装备方面,日本将研究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手段。
VII. 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防卫计划大纲为接下来的约十年时间中的防卫力量描绘了一幅远景。当形势发生显著变化时,日本将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并根据必要进行修改。
(附表)
陆上自卫队 |
人员
常规人员
快反预备人员 |
154,000人
147,000人
7,000人 |
主要部队 |
地区部署部队 |
8个师团
6个旅团 |
机动部队 |
中央快速反应集团
1个机甲师团 |
地对空导弹部队 |
7个高射特科群/连队 |
主要装备 |
坦克
榴弹炮及火箭 |
约400辆
约400门/枚 |
海上自卫队 |
主要部队 |
护卫舰部队
潜艇部队
扫雷艇部队
巡逻机部队 |
4个护卫队群(8个护卫队)
4个护卫队
6个潜水队
1个扫海队群
9个航空队 |
主要装备 |
护卫舰
潜艇
巡逻机 |
48艘
22艘
约150架 |
航空自卫队 |
主要部队 |
空中预警管制部队
战斗机部队
空中侦察部队
空中运输部队
空中加油/运输部队
地对空导弹部队 |
4个警戒群
24个警戒队
1个警戒航空队(2个飞行队)
12个飞行队
1个飞行队
3个飞行队
1个飞行队
6个高射群 |
主要装备 |
作战飞机
战斗机 |
约340架
约260架 |
能够使用弹道导弹防卫(BMD)的主要装备和主要部队* |
装备宙斯盾舰 |
**6艘 |
空中预警管制部队
地对空导弹部队 |
11个警戒群/队
6个高射群 |
* 在上面海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或者航空自卫队的主要部队栏中已包括该行中的数字。
** 就具备弹道导弹防卫功能的装备宙斯盾的驱逐舰,根据未来的弹道导弹防卫相关技术的发展、财政状况等因素,如果另定,在上述护卫舰数量的范围内可以追加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