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采访


茶道始于室町时代僧侣---村田珠光(1423-1502)开创的“草庵茶”。之后,千利休(1522-1951)的“WABI茶”集大成,形成了现在的茶道。
一直到江户时代(1602-1867),茶道都只是男人参与的事情,女性普遍参与到茶道中来是明治时代以后的事情了。
茶道崇尚“一期一会”的心境。意思是说,要把与客人的每次相会都视为一生一世仅仅一次的相会,而尽心招待客人,不得有半点马虎。

茶本身就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在千利休之前,饮茶所使用的茶碗等道具清一色是源自中国的舶来品,被称为“唐物”,非常贵重。
古时的日本,没有掌握制作精美陶瓷器的技术,直到16世纪末期,这种技术才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从此,陶瓷器在日本也得到了发展,并且日本制造的陶瓷器也开始用于茶道。
古时的日本,没有掌握制作精美陶瓷器的技术,直到16世纪末期,这种技术才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从此,陶瓷器在日本也得到了发展,并且日本制造的陶瓷器也开始用于茶道。

中国的茶道是为了自饮自乐,日本的茶道是为了招待客人,两者的根本出发点不同。
此外,制茶的方法也不一样。中国栽培茶叶是不避阳光的,而日本则是在茶叶发芽后,人工遮蔽90%的日光来培植。这样种植出来的茶叶,口感更细腻。
此外,制茶的方法也不一样。中国栽培茶叶是不避阳光的,而日本则是在茶叶发芽后,人工遮蔽90%的日光来培植。这样种植出来的茶叶,口感更细腻。

茶道不仅仅是饮茶,它是由作为茶室的建筑、装饰茶室的挂轴和插花、烹饪(怀石料理)等各个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就是茶道。通过茶道学习日本自古以来的文化和习俗。茶道重视以下几点:

①招待客人
②行为举止
③日本自古以来的礼仪习俗
④美感
⑤身心的健康
⑥对国际社会的适应能力
⑦互尊互敬之心


茶道的修习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沏茶姿态的修习,另一种是精神上的修习。修习茶道,必须综合理解“道、学、实”这三个方面。“学”是学习各种茶道知识,“实”是学以致用的实践,并由此修身养性。持之以恒,就成了“道”。

摆在茶室里的花(茶室插花)和点心一定要符合季节。装饰茶室的挂轴、字画都要根据季节来选择。在字的选择上,除不分季节全年可用的禅语之外,比方说,夏天用“泷”,冬天用“雪”,也要讲究。

茶道中的“道”是精神修养之道。我认为茶道中的精神修养,就是在与他人接触时,要以己度人。比方说,进入茶室前,洗洗手,心情会变得清澄,茶室中摆放上应季的鲜花,使客人虽然身在茶室,却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也就是说,主人要照顾周全,时时考虑到让客人高兴。
此外,茶道的精神被归结于“和敬静寂”四个字。在日常的修习中,自己去感悟何为“和”,何为“敬”。今天的修习和明天的修习,感悟不同。在反反复复修习中的感悟之道,也就是茶道中的“道”了。
此外,茶道的精神被归结于“和敬静寂”四个字。在日常的修习中,自己去感悟何为“和”,何为“敬”。今天的修习和明天的修习,感悟不同。在反反复复修习中的感悟之道,也就是茶道中的“道”了。

学习茶道,能够掌握有助于在社会上立足的礼仪。在中国,学习过茶道的学生在就业考试中很明显比没学过的通过率高。聘用了学习过茶道的学生的企业,也对有茶道经验的人优雅的谈吐和文明的举止大加赞赏。学习一年茶道,就能形成给人良好印象的谈吐和优雅的仪态。一个人自己做得好,自然就会得到周围人的好评。